2016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近2200MW,累計裝機容量近14300MW,全球百分之90以上的海上風電在歐洲。2016年德國和荷蘭分列新增裝機容量第 一和第 二,2016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92MW,排名第三,累計裝機容量1627MW。
歐洲持續帶領海上風電市場,海上風電的平均單機功率逐漸加大,海上風電場的平均水深也在增加。盡管歐洲目前處于 領 先地位,但中國的海上風電也在逐步發展,2016年12月,國家發改委印發《可再生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提出加快推進已開工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進度,積級推動后續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建設,鼓勵沿海各省區市和主要開發企業建設海上風電示范項目,帶動海上風電產業化進程。
同時,國家能源局出臺的《風電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也提出,要積級穩妥地推進海上風電建設,到2020年,全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,力爭累計并網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。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趨勢是穩中求進。在未來幾年,隨著海上風電技術的不斷進步,海上風電開發成本會進一步降低,我國海上風電可能會取得更快的發展。
海上風電市場在我國是新興市場,成規模開發是從2015年開始的。隨之而來的海上風電運維市場也是欣欣向榮。然而海上風電運維有著一些特點和難點,主要包括:
閃電等惡劣海洋環境影響,機組容易出現故障
受風浪影響,運維人員難以到達機組,故障待修時間長,發電損失大
缺乏專業裝備,運維效率低,安 全風險大
海上維修困難,尤其是大部件更換
智能化低,預防維護少
缺乏運維管理經驗
海洋氣象監測不準確
由于一切都在起步階段,海上運維的現狀不盡如人意,在我國某離岸較近的海上風電場,機組可利用率遠低于陸上風電場的可利用率,隨著在建和未來的海上風電場離岸距離的增加,如果采用現有運維模式,采用現有運維船,將導致機組可利用率難以達標,嚴重影響發電收益。
歐洲的海上風電已經大規模開展,提高海上風電運維能力成為降低停機損失,提高發電量的重要保障措施。風電運維港口和運維船構成了海上風電運維的主要設施和裝備。